自從來到SPR,雖然清楚礙於國內市場的拘限,與鋁合金價格的高漲... 將鋁合金防傾桿設計在較高階的車種,變成一種困難
但是在自己接觸了S2000後,開始真的覺得有其必要持續向上!! 畢竟這才會是挑戰,而通過挑戰! 才有可能得到認同
不可否認,經過長久的經營,鋁合金防傾桿也漸漸的被接受了! 只是到底適不適合競技點的車呢? 還是有待考驗
經過一段努力跟溝通!! 這個如果只看國內市場保證賠錢的防傾桿終於出爐了!!! 感觸先不講!! 看圖吧
原廠前下防傾桿! 直徑26.5mm,管壁是5mm厚,重量3.58kg
VS
SPR前下防傾桿、實心,直徑28mm,重量2.537kg
來看看跟原廠相比有何不同吧
二段可調!! 提供不同場地使用上的選擇
鋁合金製固定扣環與防滑管束!! 質感的提升是未來市場上的不二法門!!
這種做法,我覺得慢慢有天會被上面的質感取代
原廠後下防傾桿! 原廠直徑27.2mm,管壁是5.3mm厚,重量3.36kg
VS
SPR後下防傾桿,實心、直徑28mm,重量2.301kg
無須多言的質感差距
開始施工入替!! 首先目標原廠後下防傾桿
感謝... 陪伴這台車所有的主人長期的時間並提供穩定的性能保證,但終有一天要別離
SPR防傾桿入替!! 我個人覺得質感.... 差不小!!
底盤設定慢慢完整,遠方應該可見!! 目前設定是二段之最硬,先來這樣測試感覺較準
固定管束... 不管內外都可以
但是記得二邊都要一樣才會有效果
前下防傾桿也入替完成!!
這種扣環爽度真的比較爽!! 完全橡膠包覆! 並保留多於外圈增加固定功效
這支要裝... 還是要解下護板比較簡單~"~
即使護板擋住!! 視覺效果就是不一樣 ^^
一樣設定最硬!!
最最重要的開後心得:
舒適性就有如所有裝過鋁合金防傾桿的車一樣,我個人認為回饋的碎震等吸收的比原廠好滿多的,而我認為這本來就是SPR防傾桿該有的特性之一,沒有也可以丟了
操控性方面,壓地性確實有加強一點,惻傾上也比原廠優秀,我想或許這是因為我調到最硬的關係,不過感覺方向盤回饋感比較強
這是回家山路上的測試感覺,在轉彎的反應上感覺比原廠快速一點,不過還是去TIS測試時間比較準就是哩
回家後的感覺... 真的就是... 有點小感動!! 因為這套防傾桿的感覺比我預期的高
PS:我真得很高興,在Sti,VOLVO車種之後,又多了一款較具競技車款的選擇
PS:也許鋁合金防傾桿價格較貴! 但是能給的真的比鋼製多,不是幫公司打廣告,知道我的就知道,普普的東西我也不賣,希望各位有機會真的可以TRY看看嚕